对陶渊明《饮酒》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。问
D试题解析:D句“欲辩已忘言”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是错误的。陶渊明的“欲辩已忘言”表明一种与大自然浑然相融的醉意,而且还应有这样的两层含意:一层是,当他欲说出这诗境中感悟的“真意”时,却发现根本无法言说,寻找不到用以来表达的语言;另一层则稍隐些,就是说。
《饮酒》问君何能尔。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
正确答案:心远地自偏
。曹操《观沧海》2问君何能尔。陶渊明《饮酒》3
试题答案:1百草丰茂2心远地自偏3忽如一夜春风来4海日生残夜5拔剑四顾心茫然6到乡翻似烂柯人7恨别鸟惊心8大漠孤烟直9零丁洋里叹零丁10梦回吹角连营11伤心秦汉经行处12无丝竹之乱耳13择其善者而从之14死于安乐15后天下之乐而乐
1问君何能尔。陶渊明《饮酒》2丘
1心远地自偏2列缺霹雳3独自怎生得黑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5烈士暮年6厚积而薄发7三生万物8同气相求试题分析: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,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,近似字的写法,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、多字。考点: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。能力层级为识记A。
陶渊明《饮酒》赏析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
我来吧:结庐在人境,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无车马喧.却没有感觉到世俗的纷扰问君何能尔,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?心远地自偏.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,地方就自然偏僻安静了采菊东篱下,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见南山.无意间看到了庐山山气日夕佳,傍晚山色秀。
阅读陶渊明《饮酒》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心远
#这是一首田园诗。
默写。8分小题1问君何能尔。陶渊明《饮酒》小题2箫鼓追随
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,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,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。
急要《饮酒》陶渊明的120
《饮酒》陶渊明的1-20如下: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故人具鸡黍,邀我。
诗文默写。【小题1】问君何能尔。陶渊明《饮酒》【小题2】潮
【小题1】心远地自偏【小题1】风正一帆悬【小题1】霜重鼓寒声不起【小题1】出淤泥而不染【小题1】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【小题1】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【小题1】只有几片薄纱似地轻云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
陶渊明的《饮酒》全诗是什么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《饮酒》是晋朝末年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。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:前四句为一层,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,表现了诗。